採訪邀請
致:港聞、副刊、醫療版採主、編輯及記者
2016年10月13日
頸椎管腫瘤容易誤判坐骨神經痛
排便困難竟為先兆
(香港,2016年10月13日)軟骨減壓脊醫中心首次接到一宗緊急割除頸椎管腫瘤的個案,病人由發現巨大腫瘤,到緊急安排入院,以至完成切割腫瘤,也不足24小時。
為讓傳媒更加深入了解,彭家雄醫生將會誠邀閣下或派員採訪,探討這個由揭發病情到完成手術也不到24小時的特別個案,彭醫生會以專業角度跟傳媒解釋病徵不明顯的頸椎管腫瘤,以提高公眾對此病的認知。
在2016年7月6日,45歲的林先生到軟骨減壓脊醫中心求診。他自2015年10月其間出現右腳痲痺及前大腿疼痛,幾個月後腳部出現冰冷及灼熱交替的感覺。 經物理治療及針灸都沒有太大改善,病情還一直持續至今年5-6月間,腳痛加劇,左腳開始出現無力,右腳痲痺更趨嚴重。坐著時前腹及腰部繃緊,晚上躺著時腳部及腰部痛楚更甚。6月尾開始出現3-7天不能排便,小便亦開始困難,雙腳變得更加無力,要用柺杖支橕走路。
經詳細問症後,林生明顯已出現馬尾神經綜合症的病況,可能因椎管內有腫瘤或腰椎嚴重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彭醫生立刻安排病人照全脊椎磁力拱振,並2小時後立即幫病人看片。然後,彭醫生果然發現病人頸椎6/7節椎管位置長了一個1.6cm的巨大腫瘤,當日立即轉介至腦神經外科醫生,並安排當晚入院,第二天進行割除椎管腫瘤手術。 病人手術後,腳痛、痲痺及腳部乏力也隨之而改善。
由於腫瘤面積比較大,病人的脊髓已長時間被壓著,所以就算經舒緩後,亦會出現一些神經缺損之現象。手術7星期後, 筆者便安排病人回來作手術後減壓治療,以幫助慢慢減退神經缺損的徵狀。
頸椎6/7節椎管位置長了一個1.6cm腫瘤嚴重地壓著脊髓
頸椎6/7節椎管位置長了一個1.6cm腫瘤嚴重地壓著脊髓
個案分析
林先生的症狀普遍地都被認為是坐骨神經痛的現象。雖然林生的腳痛及腳痺的情況與坐骨神經痛的徵狀相似,但也不能排除因頸椎管腫瘤壓著脊髓所出現神經缺損的現象。 尤其林先生腳部嚴重乏力及晚上痛症加劇,這都顯示病情並非一般坐骨神經痛的病況。
林生的腫瘤雖然長在頸椎,但他並沒有出現上肢神經痛或痺或手部乏力的徵狀, 這都是容易令醫生錯判坐骨神經痛的病理。
林生的椎管腫瘤屬於脊髓外腫瘤,當腫瘤長大壓著脊髓時便會出現以下徵狀:
1. 腰痛,痛症或會反射去其它身體部份
2. 失去感覺,可能在上肢或下肢
3. 腳部乏力,行路困難
4. 對痛、熱及冷的感覺失去
5. 影響小便或大便功能
6. 身體出現肌肉無力
引致腰及腳痛的原因很多,可以從肌肉問題以至腫瘤引起,及早適當診斷及治療更可避免出現永久性神經決損及早日回復身體正常功能。
資料提供:彭家雄(腦神經外科醫生)www.chiro-neuro.hk
*如對脊骨神經科有任何查詢,請瀏覽www.drbackpain.com.hk或致電2804 6813。
彭家雄醫生簡介:
彭家雄醫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專攻神經痛症、微創手術、脊椎、顱底及腦血管手術,對中風的預防及治療有深度的認識和豐富的經驗。
彭醫生對腦神經外科的中風範疇最為關注,尤其是腦動脈瘤及顱內/顱外血管狹窄的 預防性內血管治療。自2003起,彭醫生專注於治療腫瘤的微創顱底神經手術、顯微 神經血管手術、神經內窺鏡手術及以微創內血管手術的技術預防及治療中風。
彭醫生於1992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主要在香港的廣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 接受神經外科訓練。2001年,彭醫生遠赴美國波士頓的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及 鳳凰城聖約瑟夫醫院的貝洛神經醫學中心深造,專門研究顱底、血管及脊椎手術。
彭醫生於2003年獲得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神經外科院士資格。為進一步增加對神經外 科的資歷,彭醫生更於2008年在巴黎比塞特醫院完成腦神經介入放射及治療課程。
此新聞稿由Adams Company Limited代為發放,如欲查詢或採訪,請聯絡:
Ms. Amy Tang/ Lourdes Lee: 9411 7904 / 27239977 / amy.tang@adamshk.com; Lourdes.lee@adamsh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