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Back Our Future : An Eventful Sociology of the Hong Kong Umbrella Movement |
Ching Kwan Lee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Profits, Politics, and Panics - Hong Kong's Banks and the Making of a Miracle Economy, 1935-1985 (Hardback) |
Leo F. Goodstadt 顧汝德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Reluctant Regulators - How the West Created and How China Surviv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
Leo F. Goodstadt 顧汝德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Populism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Theory) |
Benjamin Moffitt |
Polity |
Violence and Political Theory |
Elizabeth Frazer 和 Kimberly Hutching |
Polity |
A Left that Dares to Speak Its Name |
Slavoj Zizek |
Polity Press |
西班牙的靈魂:宗教熱情與躁動理想如何形塑西班牙的命運 |
John A. Crow/譯:莊安祺 |
八旗文化 |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 |
Patricia Wiltshire/譯:吳國慶 |
八旗文化 |
激進市場:戰勝不平等、經濟停滯與政治動盪的全新市場設計 |
E. Glen Weyl, Eric A. Posner/譯:周宜芳 |
八旗文化 |
地球星人 |
村田沙耶香/譯:王華懋 |
三采 |
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 |
李昕 |
三聯 |
戰前香港電訊史 |
馬冠堯 |
三聯 |
消失中的味道(增訂版) |
謝嫣薇 |
三聯 |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全新增補版) |
若林正丈/譯:何義麟, 陳怡宏, 李承機, 顏杏如, 陳文松, 鄭麗玲, 葉碧苓, 鄭政誠, 許佩賢, 富田哲 |
大家出版 |
烹:火、水、風、土,開啟千百年手工美味的祕鑰 |
Michael Pollan/譯:韓良憶 |
大家出版 |
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 |
馮志弘,謝家浩,施仲謀 |
中華書局 |
哲學研究 Wittgenstein |
Ludwig Wittgenstein/譯:陳嘉映 |
五南 |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
William H. McNeill/譯:楊玉齡 |
天下文化 |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 |
Audrey Punnett/譯:朱惠英, 陳俊元, 利美萱 |
心靈工坊 |
假面的告白(2018年全新譯本) |
三島由紀夫/譯:高詹燦 |
木馬文化 |
喝個爛醉,因為我們是人類:從科學文明、宗教風土到帝國興衰,看古埃及、中世紀和現代人如何喝出酩酊大醉的世界史 |
Mark Forsyth/譯:呂奕欣 |
木馬文化 |
幸災樂禍:情緒史專家從媒體政治和社會文化,解讀人性共同的負面根源與心理機制 |
Tiffany Watt Smith/譯:林金源 |
木馬文化 |
雲心所往 |
吳靄儀 |
牛津大學 |
反民主的全球化 |
吳國光 |
牛津大學 |
重審毛澤東的土地改革(上下) |
宋永毅 |
田園書屋 |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 |
Josh Cohen/譯者: 邱振訓 |
立緒 |
我才不是女性主義者:一部女性主義宣言 |
Jessa Crispin/譯:柯昀青 |
好讀 |
蛋黃哥讀資本論 |
Sario |
尖端 |
追尋意義:開啟創新的下一個階段 |
Roberto Verganti/譯:吳振陽 |
行人 |
孤獨的小船 |
張偉男 |
初文 |
崩堤之夏 |
黑貓C |
奇幻基地 |
氣球人 |
陳浩基 |
奇幻基地 |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
作者:陳思賢,譯者:鄺健銘 |
季風帶文化 |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
Erik Olin Wright/譯:陳信宏 |
春山出版 |
中信圍困日記 |
中信圍困團隊 |
玻璃樹文化 |
笑忘書【40週年紀念版】 |
米蘭?昆德拉 |
皇冠文化 |
香港動盪-法與治的歷史與文化解讀 |
吳海傑、王迪安 編 |
香港大學出版社 |
今夜,菜街歌舞沈寂 |
陶然 |
香港文學出版社 |
我在聖弗朗西斯科做甚麼 |
周潔茹 |
香港文學出版社 |
日本漫畫400年:職人技藝、文化融合與內容產業的特質 |
陳仲偉 |
唐山出版社 |
羅曼史作為頓悟 |
夏宇 |
夏宇 |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5週年暢銷紀念版 |
Jared Diamond/譯:王道還, 廖月娟 |
時報出版 |
來自北京的祝福 :流亡逾六十年的藏人,要如何面對後達賴喇嘛時代的變局與挑戰 |
Greg C. Bruno/譯:林添貴 |
時報出版 |
夜經濟:第一本人類夜晚活動史 |
葉丁源 |
時報出版 |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年 |
鶴見俊輔/譯:邱振瑞 |
馬可孛羅 |
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1945-1980年 |
鶴見俊輔/譯:陳嫻若 |
馬可孛羅 |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商周2020) |
Karl Popper/譯:莊文瑞, 李英明 |
商周 |
下流世代: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 |
Mark E. Thomas/譯:林凱雄,盧靜 |
商周 |
女神自助餐 |
劉芷妤 |
逗點文創結社 |
心:日本文學史上最暢銷小說,夏目漱石公認代表作【獨家收錄漱石文學百年特輯】 |
夏目漱石/譯:吳季倫 |
野人 |
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從古希臘城邦經濟到華爾街金錢遊戲 |
楊棟 陳雨露 |
野人 |
中國金融大歷史(二版):從史上最富有的兩宋到錯失全球霸主的大明朝(西元960~1644年) |
陳雨露, 楊棟 |
野人 |
中國金融大歷史: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西元前1046~西元907年) |
陳雨露, 楊棟 |
野人 |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 |
Julian Baggini/譯:吳妍儀 |
麥田 |
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 |
Timothy Brook/譯:廖彥博 |
麥田 |
風雨中響起極權的喪鐘 |
黎智英 |
壹出版 |
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
是枝裕和/譯:李文祺 |
無限出版 |
白痴(?口安吾) |
?口安吾/譯:黃鈞浩 |
新雨 |
少即是多 |
李婉薇 |
電光石火 (麥穗出版) |
端傳媒 2020 春季特刊 — 全球瘟疫啟示錄(連 3 個月暢讀通行證) |
端傳媒 |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第四版) |
吳汝鈞 |
臺灣學生書局 |
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一切都是為了勝利!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大東亞戰爭下日本的真實生活 |
早川忠典/譯:鳳氣至純平, 許倍榕 |
遠足文化 |
戰爭裡的孩子們都怎麼了? |
山本美香/譯:林仁惠 |
衛城出版 |
世界距離民主只有五天:一群中國少年的民主實驗 |
寇延丁 |
衛城出版 |
華語語系十講 |
王德威, 史書美等 |
聯經出版公司 |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罪行》德國律師的思索 |
Ferdinand von Schirach/譯:姬健梅 |
先覺 |
小說與詩 27 |
|
|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11 APR 2020 |
|
|
大頭菜文藝月刊056 Apr 20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