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閣下未能閱讀以下電郵, 請瀏覽網頁版本
若您希望停止收取由序言書室發出的宣傳推廣活動電子郵件,請按此
+852 2395 0031
首頁    關於我們    二手書架    活動重溫    銷售排行    臉書/FB    每月會訊    序言書架
序言書室24年2月號會訊*

通告:

序言書室2024年1月暢銷書榜
 -  《心》及《石像的復仇》及《自作集 Autofiction》NFT書已經上架
每月新書

書介:

【獨立書店每周一書】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合作:互助交流的儀式、愉悅與政治》
《基督教真諦》

序言書室2024年1月暢銷書榜 更多書榜>>
自作集《心》及《石像的復仇》NFT
【《心》及《石像的復仇》及《自作集 Autofiction》NFT書】


(*感謝董富記關顧小書店!Click入以下專屬連結或SCAN圖上QR CODE購買,序言書室可獲贈分成*)

http://www.hkreaders.com/#blog-2481

1 《自作集 Autofiction》
2《心》
3《石像的復仇》
4 《心》+《石像的復仇》組合優惠套裝



《心》NFT書出版資訊
作者:董啟章
製作及出版:「董富記」及「愛虛構.Fiction Passion」

一個寒冷的冬夜,稱為こころ神秘女子突然闖入中年男作家的家中,與他發生一段疑幻似真、難捨難離的糾纏。こころ的形象既陌生又熟悉,既可怕又可憐,即脆弱又頑強。究竟她是女鬼?是幻象?是心魔?還是實際存在的第三者?在こころ的帶領下,男作家進入內心幽暗的領域,抵達精神病態的核心,在自我徹底分解後,重新發現生命的本源。
こころ在日文中,是「心」的意思。
向夏目漱石同名小說《心》的致敬之作。
2016年初版,相隔七年後,以NFT書形式再度推出,經全新校訂及增添新版序言,期待與你一同展開「心」之旅程。


《石像的復仇》NFT書出版資訊
作者簡介:
羔子,女性,台北人。小說、詩創作者。
個人電子報:棄的風景
製作及出版:「董富記」及「愛虛構.Fiction Passion」

名為隱玉的男人,獨自回到童年的山中居住,拋下世俗一切的他,每日無所事事,在山中亂走。一日,他遇見了一座奇異的石像,那難以形容的姿態令他深深著迷。後來,自稱「蒙王」的不明形體竟然進入了他的夢……是神?是幽靈?所謂「成石」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前妻D、鄰居紅帽子老艾、甚至是失蹤多年的哥哥超光,都在此時重返或入侵隱玉的世界。一日見棄,則終不能忘被棄之苦——渴望黑暗的「被棄者」該如何自處?

推介重點:
台灣文學新人羔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以奇詭的想像力,帶領讀者進入虛實交織的迷宮。
從山中亂步,到機車遊走,到跑車飛馳,敘述速度快慢有致;從現實到夢境,從此世到彼世,從當代到古代,時間線索來回穿梭;故事如牌戲接龍,意象如花火綻放。
一部充滿閱讀快感,令人日不暇給,幽默靈動的作品。
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本NFT書,實現出版自主,開創寫作新領域。

《自作集 Autofiction》NFT書出版資訊

作者:董啟章 吳幸晨

董啟章全新自我對話集,回顧過去三十年創作歷程,深入省思重要創作主題。
通過與筆下人物的對話,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發掘未為人知也未曾自知的秘密。由自吹自擂,到自我批判,進而自我辯護、懺悔和諒解,創作自我遭到解構,然後重組,成為新的自己,一個「自作」的過程。最後發現,人物也是作者,而作者,也不過是一個人物。


 

書目推介 更多推介>>
【獨立書店每周一書】

新時代的來臨下,我們眼見許多主流媒體因為新時代法律而被查封,或解散,其中就有一向以新書推介向書店徵文的立場新聞。作為獨立書店,我們也關心在立場新聞欄目【獨立書店每周一書】的去向,以往立場新聞一直以此欄目,向我們邀稿介紹書籍。但我們更希望,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奉行哪條法律,都能掮負起傳播知識及社會交流的責任。所以我們將繼續繕寫、編輯【每周一書】的工作。

現已有十多間香港獨立書店參與,每周更新,網址如下:
https://hkbookstoresweekly.wordpress.com/

TOP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作者: 賈德.戴蒙  Jared Diamond
譯者: 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出版
這本書寫在他更著名的作品《槍砲、細菌與鋼鐵》之後,那部著作思考一些發明和科技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而《大崩壞》卻討論善用資源如何關係到文明社會的興亡。書中挑選人類歷史中多個文明社會作為比較例子,當中有不少堪稱人類社會發展的悲劇,比如中世紀格陵蘭的維京人社區、復活節島上的文明,或九十年代種族屠殺的盧旺達,都足以作為殷鑑。這些悲劇大多源於人們把原先價值觀帶到新殖民區,卻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天然環境、自然資源,比如維京人把牛羊和馴鹿帶去格陵蘭卻拒絕吃那裡的海象海豹,而自西向東抵達復活節島的坡里尼西亞族群一直耗盡人力物力建造巨大石像﹔當面對氣候變化或人口爆炸,就會因為缺少糧食等問題而導致社區滅絕。

此外,有些大國也面臨類似挑戰,比如以出口廉價天然資源賺取收入的澳洲,以及我們多難興邦的偉大祖國。作者如此可圈可點地形容中國:「目前的中國仍在搖搖擺擺,環境在人為破壞之下急遽惡化,同時政府也在大力補救。」相比之下,作者稱讚自江戶時期開始植樹的日本,以及一萬多年來恪守刀耕火種習慣的巴布亞新畿內亞部落。看來社會存續之道,不一定在於改變習慣或不變,而在於能否因時、地而制宜。


TOP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作者: 邁克爾‧喬比  Michael Cholbi
譯者: 柯清心
出版社:知田出版
哲學家認為悲痛於智慧品德無益,所以不大談及它,但每個人一生總會有幾次踏進「悲痛」的低谷。「悲痛」原文是grief,指的就是對逝者的哀念,每天世上都有那麼人死去,而人總有親疏之別,不可能為所有逝去的人哀慟悲痛,所以我們只會為景仰的公眾人物、親近的人,或者我們依戀的對象而悲痛。

悲痛人皆有之,與其避而不談,不如為其分類,探討各種動機、形式,審視悲痛意味着什麼,這正是喬比寫這本書的原因,譬如說,悲痛的原因,除是喪失了一個摯愛的人,也是喪失了曾給你幸福之人帶來的幸福,或者喪失了一段關係。也有些時候,悲痛已經成為一種道德上的要求,故意避免悲痛,就被認為是冷血,比如卡繆《異鄉人》主角莫梭沒在母親葬禮流過一滴眼淚,以及基督教作家魯益師在喪妻後極力避免陷入悲痛。故此,喬比認為人在衡量悲痛的用處和危害,仍基於「悲痛的悖論」而「悲痛」﹕

悲痛感覺很糟,因此應該避免悲痛,或只悼念﹔
但悲痛也有價值,我們也不該徹底躲避,並應對悲痛經歷心存感激。

只是,有時悲痛並不是倫理考慮的結果,它要來就來,無法抵擋。有時人會發現悲痛讓自己回顧過去,看清自己,關鍵是如何控制。早前受香港人歡迎的外籍演員河國榮,由於承受不了愛妻離世之痛而輕生,變成一直愛戴他的香港觀眾承受他離世的悲痛,就像一月柳爺離開我們的情況一樣。我們不可能冷漠過日子,這對人的心智也並非好事,但「悲痛」的健康意義在於我們接受這種缺失,並以另一種方式維持着這種關係(正如有些人努力宣揚李小龍的功夫哲學或或哥哥的歌唱藝術),並且從自毀的思想中復原過來。作為一本哲學書,喬比的《悲痛》並不難讀,它彷彿是每個香港人都要上的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成熟的悲痛方式,因為我們應該學習愛他人並且自愛自重,這已經是最好的原因了。

TOP
《合作:互助交流的儀式、愉悅與政治》
作者: 理查.桑內特   Richard Sennett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馬可孛羅   

 
為甚麼要「一起」呢﹖因為那是社會學家桑內特著作《合作》中的主題,原名Together其實就是「一起」,「合作」只是其結果。而「一起」不一定都是快樂,你必須學習與對方交流,比如嬰兒學習以哭泣或各種動作,向他人表達訊息。有時外部環境變化也會影響「在一起」的格局﹕比如氣候變化令企鵝與海鷗改變了分享的邊界。從語言溝通到組織行動,「合作」意味着必須「一起」學習。

「合作」是「不得已在一起」的結果,是雙贏的契機,也是開放心智的途徑。桑內特寫作本書的原因,是因為眼見現代人日益走向民粹封閉(他稱之為「部落主義」)。《合作》也像桑內特「創造者三部曲」其餘兩本《匠人》和《棲居》般,大量援引中世紀至近代史、哲學、社會學著作及文學作品方面的論述,讀者從中會讀到,從古代宗教儀式、宮廷禮儀到當代社交媒體、職場文化當中,到底這種由「一起」的狀態引發的合作行為中,權力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民眾也能透過社區的「合作」尋求抵抗資本主義或苛政的途徑。其實桑內特也寫了關於社區合作的書,在這個講求「完善」法制的時代,「合作」也許亦意味着更有智慧地維護自身權益。


TOP
《基督教真諦》
作者:夏多布里昂 (Chateaubriand )
譯者:郭宏安
出版社:本事文化
夏多布里昂生於布列塔尼城鎮聖馬洛貴族家庭,在法國大革命時正值青年,他決定出走北美,見識那裡的印第安人的廢墟並與華盛頓會面。後來他加入了保皇黨的軍隊,在拿破崙倒台時成為復辟政府的外交部長。他與當時很多法國貴族一樣認為法國必須變革,但大革命的恐怖又破壞封建制度的自治傳統,製造新的專制獨裁。這部《基督教真諦》承接早年探討從古希臘民主到法國大革命的論述作品《革命論》,將對法國大革命的絕望之情,變為對基督教文明的頌讚。

有趣的是,這部大作並不是深奧沉悶的神學理論,它所討論的都是先民的信仰,及其衍生的文學、藝術、實用科學研究,以及它的宗教崇拜形式,書中分為〈信條與教義〉、〈基督教詩學〉、〈美術與文學〉及〈崇拜〉,夏多布里昂針對的是破壞傳統信仰的法國大革命及喜愛浮誇的拿破崙,推崇傳統宗教的簡樸和神祕。沒錯,他說的是天主教。這本書要回應異端份子、詭辯論者和浮誇的破壞者對基督教的攻擊。這些人包括新教領袖加爾文、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及被視為異端、無神論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等。

夏多布里昂認為,只有信仰中的奧祕才可造就美,恰巧現代的事物推崇功利、貶抑奧祕。但沒有傳統的話,社會便沒有根、沒有養份,只截取當下文化的表面,或者一些浮誇、虛有其表的東西。這幾年我們也想重建那個古老、美好的香港,從道理上看是一樣的。但夏多布里昂歸結到歷千年而不衰的基督教文明,而且教會亦奬掖文藝創作和科學研究,作育思想傳承人才,這都是東亞專制社會所缺乏的。更關鍵的是,現代革命只懂得拆毀一些舊事物並憑空創製一套新制度,即使那些舊東西對於人和文化的建立如何至關重要。

基督教歷史源遠流長,夏多布里昂希望說的是,西方社會的人文傳統,莫不源自其信仰薰陶下的感性稟質。十九世紀初有很多思想家如赫爾德等,都喜歡談自先民一脈相承的共同特質,如語言、信仰,早於十七世紀,生於拿玻里的哲學家維柯,已在著作《新科學》談到先民還是野蠻人的時候就在感官上具備「詩性智慧」。夏多布里昂和維柯有點像,都試圖接合西方異教和基督教時期的詩文、藝術發展。也許,無論人類文明處於質樸的搖籃狀態,抑或處於文明晚期,冥冥中總有一種類似神意的東西指引着方向。
TOP
每月新書 上月新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On Bernard Stiegler: Philosopher of Friendship Jean-Luc Nancy / Shaj Mohan Bloomsbury Academic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Kristeva) Julia Kristev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annibal Capitalism: How our System is Devouring Democracy, Care, and the Planet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Verso Nancy Fraser
The Need for Roots: Prelude to a Declaration of Obligations Towards the Human Being Weil, Simone Penguin Books
The End of Sovereignty Antonio Negri / Ed Emery Polity
A New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Deliberative Politics Jurgen Habermas /Ciaran Cronin (Translator) Polity
How to Inhabit the Earth: Interviews with Nicolas Truong Bruno Latour /Julie Rose (Translator) Polity
An Essay on Negation: For a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The Italian List) Paolo Virno /Lorenzo Chiesa (Translator) Seagull Books
Totalitarianism: A Borderline Idea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Square One: First-Order Questions in the Humanities) Simona Fort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mperial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V. I. Lenin / Ruth Wilson Gilmore Verso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V. I. Lenin / Antonio Negri Verso
Spinoza: Freedom's Messiah (Jewish Lives) Ian Buruma Yale University Press
想像歐盟:重新回到世界中心 Anis H. Bajrektarevic, Nora Wolf, 尹子軒/譯者: 謝芷婷 一八四一出版
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增訂新版) 聶魯達 (Pablo Neruda)/譯者: 陳黎, 張芬齡 九歌
我述說一些事情: 聶魯達詩精選集 聶魯達 (Pablo Neruda)/譯者: 陳黎, 張芬齡 九歌
愛是失守的煞車 曹馭博 九歌
為幸福而生:在法律秩序中追求平等權利的歷程 劉宗坤 八旗文化
香港園林史稿 朱鈞珍 三聯
崇文重教:香港新界客家歷史與文化 蕭國健 三聯
婆婆媽媽的故事 李子玉 三聯
篳路藍縷:香港近代簡史| 蕭國健 三聯
香港新讀—魯迅選集 黃照達圖、山道編 山道文化
加多雙筷 vawongsir 山道文化
未完待續—香港2020-2023紀實 香港新聞工作者編纂 山道文化
革命與世界主義 西方戲劇與中國歷史舞台 約瑟夫.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譯:董玥、蕭知緯 中文大學
詮釋中國史 從源起到漢亡 約瑟夫.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舒扶瀾(Franz Schurmann)/譯:董玥 中文大學
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作家小說論(1996-2018) 鄒文律 中華書局
文學群星會:從海明威到「今日世界」的現代主義 譯者: 鄭婉伶, 劉霽, 葉佳怡/編者: 王梅香, 陳榮彬 木馬文化
存在的藝術:藉由創造性自我覺察,實踐生活的藝術,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譯者: 梁永安 木馬文化
哲學家女王: 20位追求真理、自由、正義、性別平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哲學家 蕾貝卡?巴斯頓(Rebecca Buxton), 麗莎?懷廷(Lisa Whiting)/譯者: 林麗雪 木馬文化
遠方的爆炸聲 李昭駿 水煮魚
何為中國 葛兆光 牛津大學
花自飄零鳥自呼 章詒和 牛津大學
基督教真諦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郭宏安譯註 本事
青山亂疊-書和人和事 林道群 本事出版
飯戲攻心2—電影創作?劇本全紀錄 亮光文化 安樂影片
小石頭 (希望學) 李佩虹 希望學
真亦幻 樊善標 見山書店
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 韓墨松 Peter E. Hamilton/譯: 鄺健銘 季風帶文化
為了活得明白,我探索生命 王南 明文
恐怖老年性愛(二版) Arlene Heyman/譯者: 葉佳怡 南方家園
看的是歐洲.想的是中國: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西文化 陳樂民 香港城市大學
尋求美好人生的自我理解:生命三維敘事法(增修版) 鄭漢文、鄧雪貞、吳玉樹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
命運交織的城堡 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譯: 倪安宇 時報出版
過動公寓 it’s the caffeine dancing 王和平 時報出版
哪怕天色再暗 江冬祈 格子盒作室
合作:互助交流的儀式、愉悅與政治【理查.桑內特作品集3】 Richard Sennett/譯者: 洪慧芳 馬可孛羅
走進北國:挪威、瑞典、丹麥之旅 Karel Capek/譯者: 廖婉如 馬可孛羅
人的心: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公開課,探索人性的心智旅程 Paul Bloom/譯者: 陳岳辰 商周出版
社會性死亡:面對抵制、出征、肉搜的私刑正義,我們該如何自保? Evan Nierman, Mark Sachs/譯者: 鍾沛君 商周出版
超級有趣的哲學問題 英國DK出版社 商務
孟子?儒學平解 譚家哲 商務印書館
婦女與中國革命 賀蕭 (Gail Hershatter)/譯者: 謝一誼, 陳明宗 國立臺灣大學
香港漁民教會 彭淑敏 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 陳夏民 逗點文創
綠野仙蹤故事集:奧茲大地的神奇巫師 Lyman Frank Baum/譯: 陳婉容 逗點文創結社
桑和朵瑪: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 林汝羽 麥田
在地有聲——香港流行音樂教育訪談錄 朱耀偉 匯智
粵語歌詞創作談 黃志華 匯智
香港眾生七千年 香港古事記 蜂鳥
獨立書店似顏繪 潘德恩(Ikey Poon) 滾動的書
香港職人 關震海 誌傳媒
重返尼布爾:論政治、宗教和基督教信仰 理查.克魯特 Richard Crouter 橄欖
重讀奧古斯丁《懺悔錄》 曾慶豹 橄欖
何謂數位歷史學? Hannu Salmi/譯:范純武, 湯瑞弘 貓頭鷹
想像天下: 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 梁治平 聯經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Gustave Le Bon/譯者: 周婷 臉譜
字裡囚間 邵家臻 藍藍的天
二千零四十七夜 區家麟 藍藍的天
講下野,唱下歌:南音有聲書 一才鑼鼓The Gong Strikes One 灣岸
小說與詩42
工人文藝 39期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56 JAN 2024
大頭菜文藝月刊93 JAN 2024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57 FEB 2024
大頭菜文藝月刊94 Feb 2024
《字花》107期「今夜不說晚安」
無形 Vol 70 Feb 2024《進擊的動漫》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020 《香港人間》(2023冬季號)
序言書室Hong Kong Reader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旺角地鐵站D3/E2出口,Body Shop對面)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