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大頭菜文藝月刊105 Mar 2025 |
|
|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0 MAR2025 |
|
|
庭刊 第9期 判決《7.21非白衣人暴動案》 |
|
|
《文化者》(2024-2025) 七周年號 |
|
|
MilkX Magazine 224 |
|
|
聲韻詩刊 082 內捲時代 |
|
|
Cities Made Differently |
David Graeber, Nika Dubrovsky |
The MIT Press |
Spinoza: Freedom's Messiah (Jewish Lives) PB |
Ian Buruma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I've been Thinking (Dennett) |
Daniel Dennett |
W. W. Norton & Company |
Too Late to Awaken: What Lies Ahead When There Is No Future |
Slavoj Zizek |
Seven Stories Press |
Women in Dark Times |
Jacqueline Rose |
Fitzcarraldo Editions |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 |
茂呂美耶 |
麥田 |
霍布斯邦論民族主義——被發明的傳統與全球化下的險境 |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 |
麥田 |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 |
松浦彌太郎 |
麥田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
Jim Leary/譯: 吳莉君 |
臉譜 |
銀髮川柳1:以為是愛情,結果是心律不整 |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 |
三采文化. |
是炒作還是真相?媒體與科學家關於真相與話語權的角力戰:從基改食品、動物實驗、混種研究、疫苗爭議到疫情報導的製作 |
Fiona Fox/譯者: 陳岳辰 |
商周出版 |
冷戰2.0:AI如何影響中美俄新戰略 |
喬治.塔卡奇,譯者:葉妍伶 |
天下文化 |
52種走路的方式:每週探索的自由,一年為期的好好走路方案 |
Annabel Streets/譯: 林金源 |
遠流 |
萬物的終結:宇宙毀滅的5種方式 |
Katie Mack/譯者: 蔡丹婷 |
鷹出版 |
電影寓言 |
洪席耶 Jacques Ranciere/譯者: 謝淳清 |
典藏藝術家庭 |
我們為何走向極端:團體迷思下的菁英操弄、放棄理性 |
Jerome Booth/譯者: 張簡守展 |
本事出版社 |
福爾摩沙意識形態:東方式殖民主義與臺灣民族主義的興起 1895-1945 |
吳叡人 |
春山 |
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增訂版】 |
陳翠蓮 |
春山出版 |
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 |
范容瑛 |
春山 |
以動物為鏡:14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
黃宗慧 |
日出 |
紅王子:一位貴族的秘密人生與流轉中的近代歐洲認同 |
提摩希.史奈德 Timothy Snyder/譯者: 黃妤萱 |
衛城出版 |
愛之思:馬希翁的《情愛現象學》 |
郭智豪 |
橄欖 |
政治的神學通義 |
曾慶豹 |
橄欖 |
地下帝國:金融、網路、半導體──美國如何將世界經濟武器化 |
Henry Farrell, Abraham Newman |
聯利媒體TVBS |
(簡)布爾喬亞 |
[意] 弗朗哥·莫萊蒂 |
中信出版社 |
(簡)實驗室生活: 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 |
[法]布魯諾·拉圖爾 / [英]史蒂夫·伍爾加 / [法國] 布魯諾·拉圖爾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49禮讚 |
楊儒賓 |
聯經 |
甲骨文(非虛構寫作大師、《紐約客》記者何偉的「中國三部曲」之2——全新修訂版) |
何偉 Peter Hessler/譯: 盧秋瑩 |
八旗文化 |
權力之網:澳門華商家族的關係網絡建構研究 |
方木歡 |
三聯 |
聞萌噢:探索澳門氣味景觀 |
黎美琪 |
三聯 |
財神到—海外華人與香港金融中心建立 |
鄭宏泰 |
三聯 |
曖昧日子: 鄭國偉劇本集 |
鄭國偉 |
香港話劇團 |
「潘惠森?露兩手」劇本集─ 武松日記、兩刃相交 |
潘惠森 |
香港話劇團 |
小島.餘香 |
潘惠森 |
香港話劇團 |
給小數點台灣─曹開數學詩集 |
曹開 |
晨星 |
讀建築的故事:建築詩人黎辛斯基探索人類史上百座經典建築的理念、技法與歷史 |
黎辛斯基 Witold Rybczynski/譯: 黃煜文 |
貓頭鷹 |
恥辱: 一部性暴力的全球史 |
Joanna Bourke/譯者: 陳信宏 |
貓頭鷹 |
石榴海難 |
曹疏影 |
聯合文學 |
暗影與流光之間(一):電影和精神分析 |
劉森堯 |
印刻 |
小書店大繪集 |
政木哲也 |
積木文化 |
陰陽師的日本史 |
齋藤英喜 /譯者: 林美琪 |
遠足文化 |
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2版) |
黃宗潔 |
新學林 |
清末民初譯道的探賾者 |
鄒振環 |
中文大學出版社 |
情為何物 金庸小說的情與人生 |
吳靄儀 |
壹壹陸工作室 |
香港.文化.探索(香港文化探索) |
編:鄧鍵一、 李祖喬、 曾仲堅 |
匯智 |
事證拾零——香港文學及其他 |
朱少璋 |
匯智 |
南音(附CD)-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
阮兆輝 |
匯智 |
郁達夫在南洋:南洋的郁達夫與郁達夫的南洋(王潤華作品集) |
王潤華 |
初文 |
致不甘離散的你 |
張浩嘉、丘敬峰 |
界限書店 |
第五十屆青年文學獎得獎文集 |
|
界限書店 |
破產書商札記 |
威廉?達泠,王強 |
本事 |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 |
陳光興 |
本事 |
通向歷史以外—今天∣香港文化 |
編者:梁秉鈞? 葉輝? 黃愛玲 |
本事 |
容安館品藻錄 |
范旭崙 |
本事 |
零像素 |
石音 |
詩斧 |
平截頭體的鄉愁 |
紀幾何 |
石磬文化 |
香港大嶼山水生甲蟲圖鑑 |
蘇英健,趙汝康 |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
A New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1945-1997 |
Florence Mok,FUNG CHI KEUNG CHARLES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世紀自述: 香港首位華人市政局主席張有興 |
張有興,張家偉,周光蓁 |
香港大學出版社 |
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及其變革(全新增訂版) |
秦暉 |
中華書局 |
港片隨意門 |
廖宇成 |
非凡出版 |
be water journal水象: 自然而然 |
|
愛米 |
Enemy Feminisms: TERFs, Policewomen, and Girlbosses Against Liberation |
Sophie Lewis |
Haymarket 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