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閣下未能閱讀以下電郵, 請瀏覽網頁版本
若您希望停止收取由序言書室發出的宣傳推廣活動電子郵件,請按此
+852 2395 0031
首頁    關於我們    二手書架    活動重溫    銷售排行    臉書/FB    每月會訊    序言書架
序言書室25年8月號會訊*

通告:

活動: (9/8)陀地之翼:詩如何地踎,如何飛越波特蘭
活動: (30/8)文學對談:難做嘅嘢唔好做— 從石圍角到大久保
序言書室2025年7月暢銷書榜
每月新書

書介:

《在遺忘之前 一屋邨一故事》
《窄路前行不轉彎-獨立編輯人的故事》
《哆啦A夢論》

書友報名活動

陀地之翼:詩如何地踎,如何飛越波特蘭

日期: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1:00-12:30
地點:序言書室 (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講者:王兆基(作者)
主持:陳子謙博士(香港詩人)
歡迎書友們報名,額滿即止,不接受Walkin
連結:https://forms.gle/X49aMTmHgTSq77wc7
報名後我們將有專人通知,屆時需再確認才算成功報名
此乃書友們私人活動,不設walk in。活動期間書店將關門,只有已報名書友才可入內。
收費:自由定價,將於活動期間收取

隱喻無處不在,詩中的此處就是他處。「我地」是否等同「我哋」?香港青年詩人王兆基在台灣出版首本詩集《阿修羅時間》,以盞鬼的方式,書寫我城庶民野俗的生活。鑽進市井街巷、離島水色與情慾暗渠,粗口與詩語齊飛。
書中念念不忘的「波特蘭」是何地?別問。

講者簡介
王兆基
九十後,在火水裡誕生,詩心不二。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畢業,詩作曾獲青年文學獎高級組亞軍、金車新詩獎特優獎等,著有詩集《阿修羅時間》。
陳子謙
生於香港,在幻變的時代下潛行。著有詩集《鬼火與人形》、《豐饒的陰影》。不寫詩的時候,在《明報》撰寫專欄「飄流窗口」,最近結集成《學習微笑》。

書籍簡介:
非自願的「阿修羅時間」,也是一段給生命以生命的時間。時間會過去,詩會留下來。
詩人周漢輝、孫梓評、曹疏影、曹馭博、飲江、黃裕邦、鍾國強、鴻鴻、關天林;作家梁莉姿——誠摯推薦
【火舌翻譯了/許多不能說的在霧裡】
飄零落地的一代,與拔根而起的下一代之間,存有的,是阿修羅的降生:無可張牙舞爪的憤怒,該化為何種形體?當言語被按下消音鍵,唯有詩的隱喻,存有誤讀或張揚的自由。
《阿修羅時間》全書分「身土不」、「液菩薩」、「喪家犬」、「火石報告」、「世音電光」五輯,速寫香港城市與離島即景,寫土地與族群,寫世代的生命困境,寫慾望的流動與生滅。

文學對談:難做嘅嘢唔好做— 從石圍角到大久保

日期: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1:00-12:30
地點:序言書室 (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講者:阮文略(《生態演替》作者)
            曾詠聰(《浮間舟渡》作者)
歡迎書友們報名,額滿即止,不接受Walkin
連結:https://forms.gle/JdzBMMBZFnBrtCkt6
報名後我們將有專人通知,屆時需再確認才算成功報名
此乃書友們私人活動,不設walk in。活動期間書店將關門,只有已報名書友才可入內。
收費:自由定價,將於活動期間收取

在香港寫作,從來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出版市場萎縮、讀者分流、文學邊緣化……種種現實困境下,為何仍有人執筆創作?作者阮文略與曾詠聰將於序言書室展開對談,以「難做嘅嘢唔好做」為題,分享他們在文學路上的掙扎與堅持。 讓我們一起在文學的角落,尋找繼續書寫的理由。  

從紙本出版的式微到數碼時代的挑戰,從創作與生計的拉扯到文字如何回應時代,兩位作者將以詩與散文的不同視角,探討香港文學的生存狀態。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寫作的對話,更是一次對文學價值的重新思考——為何明知「難做」,卻仍有人堅持「做啲嘢」?  

序言書室2025年7月暢銷書榜 更多書榜>>
書目推介 更多推介>>
在遺忘之前 一屋邨一故事 
作者:林喜兒
出版社:生活書房
  
 
一本寫香港公屋的書,起名叫《在遺忘之前》,也算是一種時代的氣息。既然無處不閱讀,也不妨閱讀「地方」,看看香港的特色。

香港的私人屋苑固然發展得特別龐大,但比起中國的屋苑,就不是獨有。反而大型公屋,才肯定是香港特色。而且全城一半人口住在公營房屋,更加是全球少見。鄰近地區只有向香港取經的新加坡可比。龐大的公屋人口,當然就有大量的共同回憶、社會文化共性。閱讀公屋,也是在考察香港戰後急速現代化的前世今生。

這裡有個悖論:為何是眾多人集體回憶的公屋,要寫「在遺忘之前」?翻開書很快就明白,遺忘有兩大可能。首先是年代久遠。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公屋故事,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差距。許多人已離開,許多屋邨已清拆或重建。沒有系統的記述,沒有正式的整理,這些地方滄海桑田,也就留不住半點印記。其二,你以為有「正式」紀錄就一定可以存真?事實是,官方與教科書對「石硤尾大火」起源的說法,都不可能窮盡公屋的全貌。更不要提,公屋歷史中動盪、陰暗的一面。「雙十暴動」因公屋管理而起,死傷嚴重;臨時房屋「臨時」了四十年,獨立廚房、廁所欠奉。這些史實,都很難在今日的官方書寫中出現。

本書則完美反映民間書寫的可貴之處。作者林喜兒沒有煞有介事地反對官方論述,而是以最平實的筆調介紹那些早在石硤尾大火之前就有的公共房屋,回溯在房協和房署之前,種種興建公屋的努力和嘗試。當然,也陳述了許多業權不清、巨大地產利益下,近代居民的利益如何被犧牲。

公屋是個複雜多層次的故事,希望在遺忘前可以一一記下。沒有記憶就沒有地方,無處不閱讀,不妨由閱讀地方開始。


TOP
《窄路前行不轉彎-獨立編輯人的故事》

作者:呂嘉俊、曾凱鈴、鍾卓玲、陳偉雄、Kris Lau、岑蘊華、黃文萱、阿豆、林逆、張小鳴、K 編、廖詠怡、盧曼思、後話 H 編、Dawn Sze
編者:阿豆
出版社:藍藍的天

書業本身就不太透明,不太受人了解。世上有眾多商品,我們大多知道它們是被物質地製造出來的。但書,雖然有紙、有墨、有膠水,物質卻只佔一半,還有另一半在於意念、精神。

意念與精神,怎樣變成文字呢?一般人想到的大概就是作者吧——有一個在電腦前打字的人,就是所有意念的來源。但實情卻遠比這個圖像複雜。文字的產出,不能直接就成為商品,成為供市場販售、讓思想流通的東西。

對,思想的流通,從意念變成文字,從文字到被人閱讀,中間有一段很大的距離。不然每人寫完稿,用 A4 紙印出來就好。這中間的距離,就是編輯的工作。「流通」不只是靠作者的文字,文字的生成,變成一本本書架上的書,要讓人想買、想讀、想討論,成為社會上一種話題、意識、思潮——這就是編輯的舞台。

《窄路前行不轉彎》由多位編輯一人一篇匯集而成,也就是透過編輯的群像,令人看見編輯的工作,所思、所想、所行。這種編輯也正好對應編輯的工作性質,就是多面多元,飄忽不定。但少了一個這樣的人,書就不成書。

許多編輯都說,編輯是對人的工作。既然是對人,那自然千變萬化,也訴說著人與人的關係與得著。這不也是許多獨立出版人的目標?



TOP
《哆啦A夢論》
作者: 杉田俊介  
譯者: 彭俊人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對於看日本動漫的人來說,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夢」真是第一堂啟蒙課。一直以來,這套簡單、以單元劇串連的動漫,一直重播、再重播,它的電影版「哆啦A夢大長篇」也一直推出,穿梭歷史、宗教、史前世界、外太空等領域。簡單的故事中,又蘊藏着藤子‧F‧不二雄不簡單的人生觀、社會觀、科學觀,要談「動漫教我的事」,好像繞不過「哆啦A夢」。

大家都知道故事主角大雄是個讀書、運動都很差的學生,性格懶惰、軟弱,他的人生軌跡很失敗,失敗到甚至他的玄孫世修,要特意派機械貓哆啦A夢從廿二世紀回來照顧他。為了安撫大雄的心理,甚至讓他嘗試成功,哆啦A雄從口袋裡拿出無數法寶,然而大雄還是沒有克服性格上的缺憾。

可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因為有與其他人同悲同樂的同理心,而贏得身旁朋友的信任和幫助。的確,小時候看到大雄的故事,下意識總有一點反差感,但又由衷希望像他那樣的「好人」,就算成長不了,最少也不致落得最壞的結局。

這樣一個故事,以戰後日本民主社會為基礎,涉及不同階級家庭背景孩子的成長史,杉田俊介的《哆啦A夢論》就討論到這一問題。他也談到關於哆啦A夢的兩位作者,藤子‧F‧不二雄(藤本弘)與藤子不二雄Ⓐ(安孫子素雄)的成長,他們的友誼。從前者的生平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雄的影子,他代表戰後日本那些「被閹割的男孩子」。

當我們被現實擊倒時,我們會安慰自己說,也許今日的不順遂,不代表明天更順遂。哆啦A夢之所以歷久不衰,不單在於小朋友展示一個現實的情景,更在於它注入哆啦A夢這個萬能角色後,再檢驗人類進步和發展的可能。單看大雄的窩囊,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大雄不宜生存在地球,然而他也代表我們的大部份人,代表那些性格軟弱、不斷失敗,卻仍樂天地生活的人。杉田告訴我們,這些人絕對值得好好生活下去,人類社會也不是靠卓越者的成就支撐,而是靠人對人的關愛和友誼。




TOP
每月新書 上月新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字花》115期

「災難記事簿」
聲韻詩刊 083 詩不止於亂世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74  July 2025
小說與詩48
香港文學月刊 #488 (2025年8月號)
工人文藝 45期 最後一期
Hannah Arendt and Isaiah Berlin: Freedom, Politics and Humanity Kei Hirut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rganism-Oriented Ontology Audrone Zukauskait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f You Have Never Thought Gray: A Theory of Color Peter Sloterdijk, translated by Corey Anderson Dansereau & Robert Hughes Polity
Also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3 (Habermas) Jurgen Habermas, translated by Ciaran Cronin Polity
Kant Alexandre Kojeve Verso
Hermaphrodite Logic: A History of Intersex Liberation Juliana Gleeson Verso
臉書存稿 增訂版 陳進權 陳進權
大拇指五十周年紀念文集 大拇指編輯委員會 大拇指編輯委員會
使命 佩索阿 Fernando Pessoa
裸山(附首刷特製海報小說) 韓麗珠 木馬文化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傑森.羅伯茲 Jason Roberts 麥田
逃避自由(修訂新版):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佛洛姆  / Erich Fromm 木馬文化
阿修羅時間:王兆基詩集 王兆基 木馬文化
當動物拳腳相向時: 動物為何而戰? 從生物學看衝突、排擠 羅伊克.博拉許 臉譜
時間是母親 王鷗行 時報
加薩:從圍困到浩劫,戰火未熄的古城 唐納德.麥金泰爾 (Donald Macintyre), 黃中憲 譯 時報出版
永不沉沒之後 理想很遠 博識圖書
都市計劃:牛津非常短講017 Carl Abbott 左岸文化
越過高牆:1949至1990年的東德 卡提雅.霍伊爾(Katja Hoyer),王琳茱 八旗文化
大凍卵時代: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娜塔莉?蘭珀特(Natalie Lampert),蔡丹婷 感電出版
老樹的故事——從宗教、科學、歷史看古老植物與人類的關係 傑瑞德?法莫 日出
正常由誰定義?:撕下不正常標籤,走向包容神經多樣性的未來 羅伯特.查普曼 (Robert Chapman),  聞翊均 譯 方舟文化
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 Marijam Did 衛城出版
冰與血之歌:北歐千年史 Stein Ringen 衛城出版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諾貝爾獎紀念版】 戴倫.艾塞默魯, 詹姆斯.羅賓森 衛城出版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
 
詹姆斯.斯科特 (James C. Scott), 許雅淑 譯 衛城出版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約翰.赫西(John Hersey),李仲哲 二十張出版
沒有女人的女人們 溫泠 二○四六出版
解憂情趣店: Sally Coco的真實故事 呂穎恆 (Vera Lui) 二0四六
(簡)從海德格爾到阿甘本的技術和生命政治 (美)提摩太?C.坎貝爾 · 譯者:藍江 廣西師範大學
跨界想像: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 陳筱筠 聯經
流俗地(普通本) 黎紫書 三聯
香島月報(復刻版)(全兩冊) 香港香島日報社 , 劉立人 三聯
鷹眼之下:戰時航空照片中的香港(1941-1945) 鄺智文 三聯
紙筆 香港:香港城市變遷的筆墨記錄 簡國軒 三聯
無名特技人七號 吳津津 三聯
山中之城:香港山城地景建築觀察 胡漢傑 三聯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細節與美學 彭展華 三聯
深水土步101 劉智仁 三聯
香港戰後建築檔案——1950至1980年代的現代建築故事 袁偉然,何慧心,陳卓喬 三聯
澳門街建築漫步 呂澤強 三聯
在場人 月巴氏 P.PLUS LIMITED
港香情 鄧皓荃 三聯
路漫漫2025 香港藝術中心 三聯
百廢待興:戰後香港重建歷程 馬冠堯,張瑋宗 三聯
宜家港公屋 黃家樑,陳志華,黃朗懷 三聯
不對等的平等:百年香港監獄(1841-1939) 蘇載玓 三聯
生民以數:一個縣的計劃生育實施與變遷 孫超 三聯
我手寫我口:中外人士廣東話書寫(1535-1935)
 
李燕萍,片岡新 三聯
世紀的多重時間 汪暉 商務
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 汪暉 商務
小說香港 許子東 商務印書館
街頭文物蹤跡 李澤恩@香港歷史研究社 萬里機構
餘生—看得見的工殤數字未說完的生命故事 陳惜姿 工業傷亡權益會
前世今生九龍仔 梁觀誠 城市大學
希特勒的秘密資助者-國家社會主義者的資金來源 [美]西德尼﹒華伯格 南洋出版社
地理的未來:太空如何成為地緣政治的新戰場 提姆.馬歇爾 (Tim Marshall), 林瑞 譯 遠足文化
生態演替 阮文略 PORT
從閨閣到報館 中文大學 馬育新
因疫制宜:瘧疾與香港的建構(1841–1849) 寇維 中文大學出版
種植生活:我的五十年城市耕種札記 梁雅達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歷史學的訓練 曹樹基.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故事(新版) 小思 牛津大學出版社
小思「香港關懷系列」套裝 小思 牛津
從香港出發:看華語電影 黃國兆 初文
H醫生一千零一夜 H醫生 留下書舍
時間跨不過洞兒 潘國靈 界限書店
浮城1.2.3-----西西小說新析 何福仁 匯智
香港旅步記 南口俊樹 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人生不如任性一次 怡富 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動物:一個神哲學的思考 陳家富 德慧文化
I am losing weight, not faith.
 
邵家臻紀念冊增訂版製作組 藍藍的天
獄外之囚
 
邵家臻 藍藍的天
留下 劉慧卿 藍藍的天
霜火戀(上冊) 劉銳紹 藍藍的天
窄路前行不轉彎 – 獨立編輯人的故事 編輯人們 藍藍的天
集誌 — 我們在地記錄 Vol.1 / 2023–2025.06 集誌社 集誌社
中日電影發展史1897-1945(上) 沈西城. 初文
《酒徒》手稿本(隨手稿本另冊附1963年初版)《酒徒》 劉以鬯 本事
浮間舟渡 曾詠聰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喜劇視野:笑破天地人世情色究竟 盧偉力 藍藍的天
久別重逢 劇作文本 梁禮彥 好年華
法庭新聞怎麼做?《法庭線》編輯記者思考手記 法庭線 法庭線
趙曉彤 界限書店
贖罪之泉 蘇婉雯 界限書店
香港街道地方指南1977創刊版全書復刻本 通用圖書 通用圖書
窮風流 雷競璇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文學的外邊 張歷君 香港文學生活館
熱風 黃念欣 香港文學生活館
來一場文學散步2 可洛 突破
這座城市叫香港 黃宇軒 突破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三次修訂本) 邱益彰 非凡出版
尋蹤覓跡:香港唐樓故事2 消逝中的唐樓美學 陳國豪 非凡出版
香港鐵路探索──重鐵發展X技術冷知識 Dennis@花生?車?、Vincent@鐵流 非凡出版
中電鐘樓:一個香港地標的蛻變重生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 中華書局
演戲的人 劉以鬯 中華書局
時代曲 劉以鬯 聯合出版
西方科幻文影 西西,何福仁 中華書局
神聖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 陳天權 中華書局
兩地相思
 
杜杜 中華書局
村聲迴響:聆聽香港村校記憶 史嘉茵 中華書局
異人異行 西西著,何福仁編 聯合出版
浮城閱讀?上卷 西西(著)、何福仁(編) 中華書局
浮城閱讀?下卷 西西 中華書局
香港的村落與墟鎮:聚落與歷史 夏思義(Patrick H. Hase),林立偉 中華書局
新九龍:獅子山下的記憶軌跡 阮志主編 中華書局
香港戰前華人屋宇與民生 黃棣才 中華書局
如是我也 呂豐雅 中華書局
英氣(下卷)阿咩正傳——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陶傑 紅出版 (青森文化)
香江光影· 不朽傳奇——從「長鳳新」到銀都75年電影海報選 銀都機構 香港中和
序言書室Hong Kong Reader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旺角地鐵站D3/E2出口,Body Shop對面)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